一襲華服,看時代變遷,記溫州服裝產業大變局
【SBS拉鏈行業新聞】
一襲華服,看時代變遷。
日前,溫州市服裝商會30周年慶祝大會舉辦,森馬、喬頓、報喜鳥…全國300多家服裝企業代表紛紛趕來赴會。這些知名服裝品牌從溫州出發、滯銷國內外,也見證了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傳奇。
圖片
商會供圖
放眼全國,溫州是中國服裝業五大產業集聚區域之一,現擁有“中國男裝名城”中國服裝定制產業基地”等六張國字號金名片。溫州服裝商會30年,恰好也是中國服裝發展的縮影。
溫州服裝經歷了哪些爬坡過坎的發展過程?產業、市場、消費等革新繼續疊加,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當下,服裝行業該如何突圍再出發?
產業發展
從時尚溫州人開始
俗話說,人靠衣裝。溫州服裝產業聞名全國,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溫州人的著裝里找到答案。
1994年的溫州街頭,花裙子、紅衣裳,時髦的溫州人衣著光鮮,不少市民愛買布料裁衣。彼時的妙果寺服裝批發市場、黃龍商貿城服裝面輔料市場、清明橋西裝一條街,常能見到時尚的溫州青年。火熱的服裝消費市場,加以蓬勃發展的溫州民營經濟環境,促使溫州服裝產業興起,一些服裝品牌初創發展。
最早,一批服裝企業從小作坊起步。溫州市服裝商會會長、東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池慧杰回憶,彼時溫州服裝行業零星松散、低端發展,大家意識到需要“抱團取暖”提高服裝質量、打造服裝品牌。也是這一年,溫州市服裝商會應運而生。
圖片
1994年,溫州市服飾商會成立。商會供圖
百余名服裝企業代表發起號召、溫州服裝啟動質量檢測和培訓…溫州市服裝商會發起人、浙江丹頂鶴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蔣少毅還記得商會成立之初的場景,那個時候,行業組織都叫協會,溫州服裝首次提出商會概念,這個‘商’字就代表了市場意識。
溫州服裝產業逐漸進入了黃金發展期—
通過商會引領質量發展,90年代末,報喜鳥、莊吉、喬頓、森馬等品牌陸續成立,中國服裝協會為溫州市服裝商會題詞“品牌興業”并在溫州召開全國會議;進入21世紀,溫州服裝抱團參與各大展會,與海外品牌合作,開始外貿突圍;2010年代開始,溫州服裝布局智能制造,形成產業集聚、區域品牌,建設“時尚之都”
圖片
溫州市服裝商會30周年紀念大會舉辦。商會供圖
一方面是意識開放,大家抱團互學互助;一方面是響應政策號召,繼續提升質量和品牌。曾擔任溫州市服裝商會會長的鄭晨愛認為,服裝行業信息相互交流至關重要,眾多企業攜手參與展會、入口海外、布局智能制造,讓服裝逐漸成為溫州特色優勢產業。
去年,經濟增長放緩,溫州服裝行業依然效果不俗:規上企業數233家,產值311億元,同比增速2.1%服裝業稅收同比增長11.7%
突出重圍
溫州服裝定制時尚
服裝潮流變化快速,繼續發展防止不了轉型和突圍。
縱觀30年,全國服裝市場經歷了批發、快消、電商、國潮等消費沖擊。溫州服裝追趕潮流,學習深筑品牌,發展細分賽道。
一件衣服,款式相似,很快就被取代了池慧杰介紹,溫州不少服裝企業興起了時尚定制”報喜鳥轉型做定制西裝、喬頓拓展定制校服市場…個性化定制催生了溫州服裝行業新車間、新效益、新生態。
圖片
報喜鳥云翼智能個性化定制生產中心。商會供圖
以報喜鳥為例,早在2003年推出量體定制業務,而后深耕布局私人定制智能工廠,2015年開始,企業打造私享定制云平臺和分享大數據云平臺,通過智能吊掛、自動裁床技術等,解決個性化定制的質量和效率這組矛盾,生產效率直接提高50%讓個性化定制服裝也能流水線生產。
不轉型,就意味著淘汰。位于甌海區的浙江仕本集團有限公司是老牌西裝企業,近三年轉型西裝定制,改良了激進服裝車間,從襯衫、西服、西褲到夾克、休閑外套、團體職業裝都能找到定制。企業負責人木忠誠認為,服裝產業要緊跟消費市場動向,越來越多人愿意為個性買單、為時尚買單”
圖片
2017年開始溫州服裝行業抱團打造溫州時尚定制展。商會供圖
應對行業的不確定性,溫州市服裝商會也在發揮引領作用:一方面,建立行業規范。商會牽頭業內龍頭企業,聯合溫州市規范科學研究院,制定男女西服高級定制規范團體規范,填補業內空白;另一方面,拓展定制市場,商會組織時尚定制秀場,吸引全國各地服裝企業前來觀賞,規模推動下,溫州涉及時尚定制的企業從最初的35家增長到如今的200多家。
與此同時,溫州近年連續組織服裝制版師職業技能大賽、服裝職稱評審、高技能人才研修等,服裝企業組團赴省外考察,企業間互學互比,提升車間運營、倉儲物流、智能制造等能力,繼續提升溫州服裝技術和人才水平。
瞄準未來
尋找服裝產業新質生產力
今天穿的服裝和鞋子都是溫州的溫州市服裝商會30周年慶祝大會上,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點贊溫州服裝發展,期待溫州在全國服裝產業中樹立標桿,邁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步伐。
根據中國服裝協會數據,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超越1.3萬家,國年產服裝700多億件,占全球一半以上。中國制造已成為全球服裝品質和數量的保證。
圖片
打造中國時尚產業之都核心區。商會供圖
看到時代的紅利,要清醒地認識到溫州的服裝產業還存在著高端人才不足、研發投入不夠、產業協同不緊、區域品牌不響等挑戰。森馬集團董事長邱光和點出成長的壓力和煩惱。認為,溫州服裝業要順勢發展新質生產力,讓“時尚”智造”成為新一輪發展的方向。
一方面,鄉村和產業“雙向奔赴”今年初,溫州開展“強城行動”規劃建設西部時尚城,位于甌海片區的中國時尚產業之都核心區形象呼之欲出。商會成立30周年之際,溫州還發布了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,未來將主攻六大細分賽道,精品男裝、品牌童裝、職業裝、時尚女裝、健康內衣、功能服裝,推進智能生產線、數字化車間、智能工廠、未來工廠建設等。目標到2027年,溫州服裝產業向千億級邁進,溫州成為全國時尚服飾中心鄉村。
圖片
甌海時尚智造小鎮。共享聯盟·甌海供圖
另一方面,激進企業擁抱新興技術。作為新生代,喬頓集團品牌事業部總經理沈超認為,服裝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,要從一個紐扣、一塊面料等細節中,不時改良技術,追求品質創新。未來AI技術也可以應用到激進服裝產業中。易觀國際集團董事長于揚帶來建議,人工智能、AI技術等新質生產力將進一步賦能激進產業發展,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繼續學習、改良技術,這關系到民族品牌的崛起和未來。
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、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也提出建議,服裝產業需要融合時代科技優勢,形成產業系統化創新能力。看來,繼續推進“產業基礎高級化,產業鏈現代化”才干讓身處革新浪潮中的服裝企業破浪前行。
時代發展,體現在人們服裝變換中。三十而立,一個新的起點,與溫州城共成長的溫州服裝,正在奔赴時尚智造新未來。
- 上一篇:新質生產力這個年度熱詞,成為透視中國經濟的重要維度 2024/5/20
- 下一篇:2024年金磚成員國數量從5個增加到10個,中國綜合影響力進 2024/5/11